2022年,资兴市科协守正创新、奋楫争先,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,科普宣传常态化开展,科普场馆免费对外开放,科普机制建立健全,全年共开展科普宣传、科技志愿服务活动110场次,受众达50000余人次,免费发放科普宣传资料130000余份、肥料5000余包、种子30000余包、口罩10000余个,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科普需求,走出了一条科普工作新路子。资兴市科协被评为2022年湖南省全国科普日优秀组织单位、2022年湖南省科普中国信息传播工作优秀组织单位。
一、科普基地共建共创,科普资源大众共享
科普基地是大众学习科普知识的有效场所,充分整合利用各方资金建成了一批科普示范基地,免费向大众开放,让市民大众共享科普资源。
1.建成了一批科普基地。通过争取省级专项资金、整合部门资源、吸收政府投资、撬动民间资本,建成了东江湖石斛科普示范园、东江鱼科普示范基地、东江湖湿地科普馆、东江湖奇石馆、资兴市鸟类科普馆、资兴市一完小机器人工作室、白廊完小心理健康室等一批各具特色的科普示范基地,为市民学习科普知识提供了场所。
2.建立了管理长效机制。已建成的一批科普示范基地已投入使用,免费向市民开放,增强了我市科普宣传公共服务功能,拓展了科普宣传空间,方便了市民获取科普知识。科普示范基地建成投入使用后,坚持公益性,注重社会效益,按照属地管理、权属管理原则,建立了科普基地后续管理长效机制,科普基地实现制度化管理。
3.释放了科普资源功能。科普基地为广大市民学习科普知识提供了场所,有助于全民科学素质提升。科普基地为青少年、学生开展校外科普、研学活动和科技创新大赛、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提供了平台,激发了他们爱科学、学科性、用科学的兴趣。科普示范基地的免费开放,丰富了我市旅游资源,提升了城市科普文化品位。
二、科普宣传常态常效,科普活动内涵丰富
科普宣传是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有效手段,每月不少于10次的常态化科普宣传,满足群众科普知识需求,让广大干部群众分享科普大餐。
1.科普安排科学化。结合上级要求,根据形势需要,对接群众需求,科学制定了科普宣传工作年规划、月计划、周安排,列出了时间表、活动清单。及时购买种子、肥料,准备科普书籍、宣传资料,制作横幅、海报,添置活动装备和志愿者服装。活动前在湖南志愿、中国科技志愿服务、全国科普日、微信群等平台发布活动,招募志愿者。科协工作者、科技志愿者、科技工作者等广泛参与科普活动,采取流动式、摊点式、课堂式、互动式、网络式等灵活多样的宣传方式。
2.科普活动常态化。全年共开展科普宣传110场次,平均每月9.2场次的频率。5至6月份,开展了“全国科技工作者日”、全国防灾减灾日、六五环境日科普活动。8至10月份,开展了“全国科普日”、喜迎二十大主题系列科普活动。10至12月份,开展了森林防火、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“大宣讲、深调研、解难题、促发展、抓落实”活动。寒暑假期间,开展了防溺水、未成年人保护科普宣传。“科普达人”活动继续开展。疫情防控、乡村振兴、垃圾分类、移风易俗、卫生健康等活动常态开展。
3.科普涵盖多极化。选择了与老百姓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种养殖业技术、垃圾分类、保护环保、乡村振兴、移风易俗等内容,安排了森林防火、防灾减灾、防溺水、食品药品安全、疫情防控等应对自然灾害内容,开展了防诈骗、卫生健康科普、无神论等针对老年人的内容,领导干部、公务员开展了法律法规、清廉文化、二十大报告宣讲。活动范围覆盖了学校、企业、城市、乡村、社区、旅游景区、农贸市场、残疾人托养中心等重点区域和场所。科普对象覆盖了青少年、老年人、学生、残疾人、农民、城镇居民、个体工商户、领导干部、公务员、产业工人等群体。
三、科普投入善作善成,科普经费保障有力
科普投入是科普工作的有效保障,犹如行军打仗兵马粮草,在政府经费预算压缩的背景下,我们主动作为,想方设法争取科普经费,确保了科普工作开展行稳致远。
1.巩固主要经费来源。政府科普经费预算是科普经费的主要来源,是科普工作的压舱石。当下正处于百年之未有大变局,国际经济低迷,加上疫情影响,国内经济形势严峻,政府收紧财政支出。我们提前研判、早谋划、早出击,编制好单位内部预算报告,列出科普经费支出详单,主动与市财政对接,在全面削减经费预算的大背景下,保住了市财政科普科普经费投入不减,确保“科普大船”行稳致远。
2.拓展多方投入渠道。主动与中国科协副主席、中国科学院院士袁亚湘联系,争取袁亚湘院士对家乡科普工作的支持。主动与市教育基金会对接,争取市教育基金会经费支持。积极与郴州市科协对接,争取郴州市科协10000余册科普书籍、1600包肥料支持,折合资金24000余元。经请示省科协、市政府领导同意,从省级专项资金中安排6.6万元用于“科普达人”活动,弥补了经费不足。
3.建立社会捐资机制。为开辟新的科普经费来源,促进我市科普教育事业发展,为科普宣传活动开展提供保障,向市委、市政府书面提出了设立资兴市科普教育基金的申请,已制定《资兴市科普教育发展基金管理办法》,通过向社会募集科普教育基金,有效破解当前科普经费不足的问题,建立社会资金支持科普工作的长效机制,确保我市科普宣传和科技志愿服务活动健康有效开展。
科普郴州
科普湖南
科普中国